标准数据源->数据端口
数据端口
数据端口指EnviFusion与外部成熟数据格式之间的连接端口。Envifusion支持创建SQL数据源的读取端口以及地下水差分数值模型的创建端口。对于地下水数据模型而言,由于MT3DMS模型的网格结构与ModFlow模型完全相同,所以二者共用一类数据端口。
➢读取SQL数据源
EnviFusion支持从在线SQL数据源提取表格类数据,这时需要在属性面板指定SQL数据源的相关设定。应用设置之后,系统将按照用户指令读入表格数据。
▪主机名称:即数据库地址,输入主机名或IP地址。
▪端口:端口地址,默认为3306。
▪数据库:输入数据库名称。
▪数据表:输入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名称。
▪用户名:输入用户名。
▪密码:输入密码。
▪最大行数:有些SQL数据表较为庞大,从EnviFusion调取这类在线数据源需要消耗过长时间,请在此处指定本次数据提取所涉及的最大行数,默认为1000。
➢创建ModFlow2005模型
EnviFusion支持建立ModFlow2005地下水数值模型。MODFLOW是三维、网格中心有限差分、饱和带地下水水流模型,由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开发,可用于模拟稳定流和瞬时流模型,且广泛支持各类边界条件和输入条件选项。在创建ModFlow2005模型的属性面板,用户可以指定差分网格的基本属性和其它模型默认参数。
▪网格划分:请指定模型在X、Y、Z方向的网格数量,默认为10行、10列、1层的均匀网格。
▪网格边界:请指定模型在X、Y、Z方向的空间边界。
▪水平渗透系数:若选中,请为模型指定全局的默认水平渗透系数。
▪垂向渗透系数:若选中,请为模型指定全局的默认垂向渗透系数。
▪初始水头:若选中,请为模型指定全局的初始水头,否则系统将自动使用网格顶板高程作为初始水头值。注意:由于ModFlow中规定初始水头低于网格底板时,此网格将会被标记为非活动网格。所以当用户自行定义初始水头时,应注意保证初始水头高于网格顶板。一般情况下,建议使用系统自动生成的初始高程进行模拟。
▪水平各向异性:若选中,请为模型指定全局的水平各向异性数值,即X方向渗透系数与Y方向渗透系数的比值。默认情况下,模型在XY方向的渗透系数相同。
▪无效标记:请指定本模型中用来标记无效赋值的数值,默认为-9999。系统在处理模型数据时,如果遇到此数值,将认定此网格未被赋值。所以用户应选用自身模型中不可能出现的数值作为无效标记。
点击应用后,系统将显示刚刚生成的ModFlow模型。用户可以后期在模拟菜单下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操作。
➢导入ModFlow模型
此功能可以导入外部生成的ModFlow模型工程。导入后,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此工程中所设置的边界条件和各类属性条件,方便用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模型。用户也可以直接在导入的ModFlow模型上执行“解释运行ModFlow”命令,从而独立产生模型的运行结果。
导入成功后,前期在外部ModFlow模型界面(原生ModFlow,GMS,Visual ModFlow等)中设置的各类参数将被读入EnviFusion,方便用户进行下一步细化和解释运行操作。
➢矢量数据源
用于从在线数据源获取kml格式的矢量数据,在线数据源包括如下图层:
▪行政区划--省会政府所在地
▪行政区划--市级政府所在地
▪行政区划--区县政府所在地
▪行政区划--乡镇政府所在地
▪行政区划--省级行政边界
▪行政区划--市级行政边界
▪行政区划--区县级行政边界
▪行政区划--乡镇级行政边界
▪流域气象--降水量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降水量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降水量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降水量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降水量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降水量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降水量:2020-2024
▪流域气象--气温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气温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气温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气温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气温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气温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气温:2020-2024
▪流域气象--气压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气压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气压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气压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气压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气压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气压:2020-2024
▪流域气象--相对湿度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相对湿度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相对湿度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相对湿度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相对湿度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相对湿度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相对湿度:2020-2024
▪流域气象--蒸发量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蒸发量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蒸发量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蒸发量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蒸发量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蒸发量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蒸发量:2020-2024
▪流域气象--风速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风速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风速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风速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风速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风速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风速:2020-2024
▪流域气象--日照时长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日照时长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日照时长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日照时长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日照时长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日照时长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日照时长:2020-2024
▪流域气象--地面温度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地面温度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地面温度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地面温度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地面温度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地面温度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地面温度:2020-2024
▪流域气象--潜在蒸散量:1990-1994
▪流域气象--潜在蒸散量:1995-1999
▪流域气象--潜在蒸散量:2000-2004
▪流域气象--潜在蒸散量:2005-2009
▪流域气象--潜在蒸散量:2010-2014
▪流域气象--潜在蒸散量:2015-2019
▪流域气象--潜在蒸散量:2020-2024
▪重点盆地地下水位--2018
▪重点盆地地下水位--2019
▪重点盆地地下水位--2020
▪重点盆地地下水位--2021
▪重点盆地地下水位--2022
▪重点盆地地下水位--2023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77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78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79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0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1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2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3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4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5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6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7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8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89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0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1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2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3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4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5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6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7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8
▪年鉴地下水位--1999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0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1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2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3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4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5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6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7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8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09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10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11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12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13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14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15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16
▪年鉴地下水位--2017
▪水文站数据--水文站流量:2020-2021
▪水文站数据--水文站流量:2022-2023
▪水文站数据--水文站水位:2020-2021
▪水文站数据--水文站水位:2022-2023
▪水库入库流量--2020
▪水库入库流量--2021
▪水库入库流量--2022
▪水库入库流量--2023
▪年鉴潜水位--1977
▪年鉴潜水位--1978
▪年鉴潜水位--1979
▪年鉴潜水位--1980
▪年鉴潜水位--1981
▪年鉴潜水位--1982
▪年鉴潜水位--1983
▪年鉴潜水位--1984
▪年鉴潜水位--1985
▪年鉴潜水位--1986
▪年鉴潜水位--1987
▪年鉴潜水位--1988
▪年鉴潜水位--1989
▪年鉴潜水位--1990
▪年鉴潜水位--1991
▪年鉴潜水位--1992
▪年鉴潜水位--1993
▪年鉴潜水位--1994
▪年鉴潜水位--1995
▪年鉴潜水位--1996
▪年鉴潜水位--1997
▪年鉴潜水位--1998
▪年鉴潜水位--1999
▪年鉴潜水位--2000
▪年鉴潜水位--2001
▪年鉴潜水位--2002
▪年鉴潜水位--2003
▪年鉴潜水位--2004
▪年鉴潜水位--2005
▪年鉴潜水位--2006
▪年鉴潜水位--2007
▪年鉴潜水位--2008
▪年鉴潜水位--2009
▪年鉴潜水位--2010
▪年鉴潜水位--2011
▪逐日降水--1951
▪逐日降水--1952
▪逐日降水--1953
▪逐日降水--1954
▪逐日降水--1955
▪逐日降水--1956
▪逐日降水--1957
▪逐日降水--1958
▪逐日降水--1959
▪逐日降水--1960
▪逐日降水--1961
▪逐日降水--1962
▪逐日降水--1963
▪逐日降水--1964
▪逐日降水--1965
▪逐日降水--1966
▪逐日降水--1967
▪逐日降水--1968
▪逐日降水--1969
▪逐日降水--1970
▪逐日降水--1971
▪逐日降水--1972
▪逐日降水--1973
▪逐日降水--1974
▪逐日降水--1975
▪逐日降水--1976
▪逐日降水--1977
▪逐日降水--1978
▪逐日降水--1979
▪逐日降水--1980
▪逐日降水--1981
▪逐日降水--1982
▪逐日降水--1983
▪逐日降水--1984
▪逐日降水--1985
▪逐日降水--1986
▪逐日降水--1987
▪逐日降水--1988
▪逐日降水--1989
▪逐日降水--1990
▪逐日降水--1991
▪逐日降水--1992
▪逐日降水--1993
▪逐日降水--1994
▪逐日降水--1995
▪逐日降水--1996
▪逐日降水--1997
▪逐日降水--1998
▪逐日降水--1999
▪逐日降水--2000
▪逐日降水--2001
▪逐日降水--2002
▪逐日降水--2003
▪逐日降水--2004
▪逐日降水--2005
▪逐日降水--2006
▪逐日降水--2007
▪逐日降水--2008
▪逐日降水--2009
▪逐日降水--2010
▪逐日降水--2011
▪逐日降水--2012
▪逐日降水--2013
▪地表水体--全国水库
▪地表水体--长江
▪地表水体--海河
▪地表水体--黑龙江
▪地表水体--内陆诸河
▪地表水体--辽河
▪地表水体--东南诸河
▪地表水体--西南诸河
▪地表水体--黄河
▪地表水体--珠江
▪地表水体--淮河
▪地表水体--全国九级河流
▪水区划--地下水资源一级区
▪水区划--地下水资源二级区
▪水区划--地下水资源三级区
▪水区划--地下水资源四级区
▪水区划--地下水资源五级区
▪水区划--地下水资源六级区
▪水区划--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
▪水区划--地表水资源一级区
▪水区划--地表水资源二级区
▪水区划--地表水资源三级区
▪全国降雨入渗量--降雨入渗率
▪全国给水度--浅部含水层给水度
本地文件名:请指定在线矢量数据源在本地的保存位置。
在线图层:请指定在线数据源的图层名称。
经纬度阈值:请指定数据请求区域的经纬度阈值。
从缓存读取:若之前已经下载过本数据,可跳过联网步骤,直接从本地缓存文件读取。若用户修订了下载参数,则应取消此选项,以读取最新在线资源。
➢栅格数据源
用于从在线数据源获取tiff格式的栅格数据,在线数据源包括如下图层:
▪SRTM中国高程
▪中国基岩高程
▪中国土壤类型分区
本地文件名:请指定在线矢量数据源在本地的保存位置。
在线图层:请指定在线数据源的图层名称。
经纬度阈值:请指定数据请求区域的经纬度阈值。
精度:请指定高程数据的下载精度,最小为3,最大为12。为防止系统长时间无法响应,请谨慎选择下载精度。
从缓存读取:若之前已经下载过本数据,可跳过联网步骤,直接从本地缓存文件读取。若用户修订了下载参数,则应取消此选项,以读取最新在线资源。
网格沙盘、散点沙盘的相关介绍,请参考评估章节->水源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