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运行

Navigation:  X. 模拟 > TFPR >

解释运行

Previous pageReturn to chapter overviewNext page

 

 

TFPR ->解释运行

TFPR->解释运行

 

本工具将当前图层中的TFPR工程写入模型文件,并进行解算。在TFPR中,任一口监测井的水位在单位时间的波动由下式确定:

 

ΔH = P*β - DM + (a1 * HBound1 + b1) * exp( - c1 * HBoundDist1) + (a2 * HBound2 + b2) * exp( - c2 * HBoundDist2)

 

ΔH:单位时间内的水位变化(L)。

P: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(L)。

β:降水入渗效率(无量纲)。

DM:单位时间内的地下水开采模量(L)。

a1:第一侧向边界斜率。

HBound1:第一侧向边界信号值。

b1:第一侧向边界截距。

c1:第一侧向边界阻尼系数。

HBoundDist1:第一侧向边界与监测井间距离。

a2:第二侧向边界斜率。

HBound2:第二侧向边界信号值。

b2:第二侧向边界截距。

c2:第二侧向边界阻尼系数。

HBoundDist2:第二侧向边界与监测井间距离。

 

系统将使用水位实测值、降水实测值、侧向边界信号实测值(如有)、侧向边界距离(如有),对上式中的其它参数进行估计,并返回拟合结果。

 

yclip0740

模拟工程目录:请指定TFPR模型文件的保存路径。

开采模量周期:开采模量指单位时间内含水层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累计降低量,TFPR假定在一定周期内某监测井控制范围内的开采模量保持恒定。请指定TFPR模拟中所使用的开采模量周期。默认为30,即假定输入水位数据为逐日数据,而开采模量DM的变化以30日为一周期;若水位数据为一日两次,则需将本值设置为60,方能体现开采模量的逐月变换,以此类推。

水位相似度阈值:请指定TFPR模拟中所使用水位相似度阈值,若两个时间内的水位之差小于此阈值,则系统认为两次水位观测值相等。

响应延迟:地下水位有时会滞后于降水过程或侧向边界过程,请在此处指定水位响应的延迟。时间单位与用户输入的水位数列一致。如果输入数据为逐日数据,则此处延迟的单位为天。

优化模式:请输入参数优化中所使用的迭代模式,默认为对数模式。一般而言,对数模式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否则用户可尝试切换为线性模式。

指定优化参数:手工指定TFPR优化时拟合参数的初始值和上下阈值。

入渗效率初始值:请指定入渗效率初始值,为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此值应尽量接近实际值。

入渗效率阈值:请指定入渗效率取值的下限和上限,系统将在此区间进行优化。若用户输入的上限小于或等于下限值,系统将忽略用户输入,进而使用默认的下限和上限。

开采模量初始值:请指定开采模量初始值,为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此值应尽量接近实际值。开采模量的单位应与水位监测单位一致。

开采模量上下阈值:请指定开采模量取值的下限和上限,系统将在此区间进行优化。若用户输入的上限小于或等于下限值,系统将忽略用户输入,进而使用默认值作为下限和上限。

斜率A1初始值:请指定第一侧向边界斜率A1初始值,为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此值应尽量接近实际值。

斜率A1阈值:请指定第一侧向边界斜率A1的下限和上限,系统将在此区间进行优化。若用户输入的上限小于或等于下限值,系统将忽略用户输入,进而使用默认值作为下限和上限。

截距B1初始值:请指定第一侧向边界截距B1初始值,为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此值应尽量接近实际值。

截距B1阈值:请指定第一侧向边界截距B1的下限和上限,系统将在此区间进行优化。若用户输入的上限小于或等于下限值,系统将忽略用户输入,进而使用默认值作为下限和上限。

阻尼系数C1初始值:请指定第一侧向边界阻尼系数C1初始值,为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此值应尽量接近实际值。

阻尼系数C1阈值:请指定第一侧向边界阻尼系数C1的下限和上限,系统将在此区间进行优化。若用户输入的上限小于或等于下限值,系统将忽略用户输入,进而使用默认值作为下限和上限。

斜率A2初始值:请指定第二侧向边界斜率A2初始值,为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此值应尽量接近实际值。

斜率A2阈值:请指定第二侧向边界斜率A2的下限和上限,系统将在此区间进行优化。若用户输入的上限小于或等于下限值,系统将忽略用户输入,进而使用默认值作为下限和上限。

截距B2初始值:请指定第二侧向边界截距B2初始值,为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此值应尽量接近实际值。

截距B2阈值:请指定第二侧向边界截距B2的下限和上限,系统将在此区间进行优化。若用户输入的上限小于或等于下限值,系统将忽略用户输入,进而使用默认值作为下限和上限。

阻尼系数C2初始值:请指定第二侧向边界阻尼系数C2初始值,为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,此值应尽量接近实际值。

阻尼系数C2阈值:请指定第二侧向边界阻尼系数C2的下限和上限,系统将在此区间进行优化。若用户输入的上限小于或等于下限值,系统将忽略用户输入,进而使用默认值作为下限和上限。

 

点击应用后,系统将尝试写入模型工程文件并进行解算。如果解算成功,在用户指定的文件夹中将出现相应的监测井目录,而每个监测井目录中的para.dat即为优化之后的开采模量和入渗效率参数。系统会将这些优化后的参数读取至输出图层的附加数据中。如果本项目有现存的解算成果,系统将会调用现存参数;如果用户希望系统重新进行解算,应首先清空模拟工程目录再执行本工具。

yclip0759

如上图所示,解算后的参数结果将保存在输出图层的附加数据中。每口监测井将至少对应两个数列:入渗效率和开采模量。其中入渗效率对于单井而言是固定的,而开采模量则随周期变化而有增减。若用户在模拟中添加了侧向边界,则对于每一个侧向边界,系统将会生成三个参数,分别为斜率a,截距b,和阻尼系数c。

clip0849

模拟结果将保存在输出图层的表格数据中,对于每一口监测井,系统将生成实测水位、模拟水位、和实测降水三列数据。此外,系统还将每个水位升降因素的贡献罗列出来,分别为:开采造成的水位下降,降水造成的水位上升,和侧向边界造成的水位升降(若有)。